金融對接服務。同時,要求各金融機構積極創新金融服務,大力推廣“供應鏈融資”等模式,依托龍頭企業解決上下游企業融資需求。
強化要素保障。在用能、用林、用地等方面,對重點龍頭企業、小巨人領軍企業和重點產業集群優先安排指標,保障供給,并視項目建設進度實行“一企一策”的獎勵制度。在辦證、審批等方面,對產業鏈發展所需配套項目開辟“綠色通道”,實行一次性并聯審批,縮短審批時限,加快項目落地。在人才支持方面,對列入培育計劃的企業實行“先確定人才支持的對象(條件)和額度,年初授信補助額度,年終一次性結算”的人才工作綜合補助模式,給企業引育人才吃下定心丸。同時,對列入培育計劃的重點龍頭企業董事長、總經理、副總經理、三總師及市級以上技術中心主任等高級人才,其所繳納個人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全部獎勵給個人。
組織企業培訓。將列入培育計劃企業的董事長、總經理納入市級人才培訓計劃,政府出資安排到“雙一流”高校培訓,為企業家們開闊新視野、補充新知識、啟迪新思維。同時,助力構建企業家之間的溝通交流平臺,搭建企業家與科研院所的合作共贏渠道。
做好園區服務。加大園區公共配套設施建設投入力度,完善優化娛樂休憩、醫療教育、商業服務等配套功能,促進園區產城融合發展。
實施精準服務。對每個重點龍頭企業、小巨人領軍企業和重點產業集群,分別明確一名廳級領導牽頭組成專門班子,實行“一對一”全程精準服務,及時協調解決困難問題。
支持爭先創優。優先推薦列入培育計劃的企業和企業家參與各類榮譽評選,加強優秀企業家代表在各級人大、政協、工商聯的政治安排,并邀請企業家參與產業規劃、產業政策研究制定及相關重大活動,為企業家提供更多參政議政機會。(陳冰倩)
http://mbrb.greatwuyi.com/pc/content/201810/22/content_9780.html